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G4211寧蕪高速改擴建工程施工方了解到,目前該工程正在蕪湖樞紐主線橋左幅上進行鋼筋綁扎作業(yè),即將開始橋面瀝青攤鋪,預計12月底該橋建成通車。
寧蕪高速改擴建3標項目總工王成告訴記者,寧蕪改擴建三標項目蕪湖樞紐共計6聯(lián)鋼箱梁,總長約1365米,吊裝節(jié)段157塊,鋼箱梁總重4500余噸。在近五個月不懈努力下,蕪湖樞紐主線橋左幅、A匝道橋、C匝道橋以及E匝道橋已全部完成鋼箱梁吊裝任務,吊裝重量達4000噸,約占總鋼箱梁吊裝重量的89%。
據(jù)介紹,除蕪湖樞紐主線橋左幅今年年底將完工外,其中A匝道(蕪湖南京方向)、D匝道(宣城南京方向)以及G匝道(蕪湖銅陵方向)都將在年底完成施工并開放交通,為蕪湖樞紐主線右幅順利施工打下扎實基礎。寧蕪高速改擴建三標線路全長13.62公里,合同額11.73億元,目前已完成6.5億元合同額,預計整個項目明年年底建成。
記者從交通部門獲悉,寧蕪高速是連接安徽與東部沿海地區(qū)的要道,其改擴建工程是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重點項目。寧蕪高速改擴建3標工程起于馬鞍山市當涂縣姑山礦薛家村,終于寧蕪高速蕪湖樞紐,全長13.62千米。其中蕪湖樞紐是標段重要節(jié)點工程,本標段為高速公路四改八工程,28米寬路基擴寬至42米,改建后多達九條匝道縱橫交錯其中。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攝影 王俊
編輯 張大為
向含山縣城的公路像山腳下的褐色綢帶,將人帶到煙火家園?!扒懊婢偷娇h城了”,司機師傅指著遠方的高樓說。轉(zhuǎn)彎時,整座縣城似乎是從山褶里滑出來的。難怪,含山因“群山列峙,勢若吞含”得名。
運漕古鎮(zhèn)位于含山縣境內(nèi),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這里的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因此知名度較低,但正是這種低調(diào)和寧靜,讓這座古鎮(zhèn)得以保留了原始的風貌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風格。
蕪湖市加快推動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網(wǎng)絡布局不斷完善。據(jù)市相關部門統(tǒng)計,截至目前,包括自用、專用及公用充電樁在內(nèi),全市新能源充電樁數(shù)量已達3.2萬多個。其中,公用充電樁方面,2022年以前(含2022年)全市僅有2030個公共充電樁;2023年新建2322個公共充電樁;2024年新建2115個公共充電樁;2025年預計新增1943個,實現(xiàn)了公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的全覆蓋,基本形成主城區(qū)“10分鐘充電圈”。據(jù)介紹,這些并不包括市場上各個企業(yè)零散建立的充電樁。
5月1日上午10時許,鏡湖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民警葉禮成和同事帶著機器警犬來到古城景區(qū)。隨著葉禮成的操作,機器警犬挺直"腰板",神氣十足地跟隨民警踏上巡邏之路,它行進時"噠噠噠"的腳步聲,加上不時扭動的腰身和頭部,模樣可愛,迅速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